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周伯陽

周伯陽,號林承,字開三,先世由福建永春渡台,1917年出生於竹塹西門。1930年新竹第一公學校第二十七回畢業,1937年台北第二師範演習科畢業,派往竹南公學校任教,八年後調新竹新興國校,1949年調省轄新竹市教育局,1958年調新竹西門國校,並升任教導主任,1965年調虎林國校校長,十八年後調竹東陸豐國校校長,1982年退休,在教育界服務達四十六年。教學之餘,在《興南新聞》、《台灣藝術》、《時報文藝》、《台灣教育》、《新竹州時報》、《台灣新聞》等報章雜誌發表新詩、短歌、俳句等作品,也多次參加各種文藝團體的歌謠歌詞活動。同時,也加入「日本歌謠會」、「日本文藝研究會」等團體,不斷地學習。 戰後「拼命學國語,埋首為當中文作家做準備」,經過短暫的語言轉換時期,1950年開始創作,成為少數最早掙脫語言桎梏的日治時代作家之一。他在文學創作的路上找到與政治最不相干的兒童文學創作,作品童謠有《花園兒童謠歌曲集》、《蝴蝶童謠歌曲》、《月光童謠歌曲集》、《明星童謠歌曲集》、《少年兒童歌曲集》,其中,<花園裏的洋娃(妹妹背著洋娃娃)>由蘇春濤作曲後,被選為小學音樂教科書一年級與五年級教材。這種創作童謠與音樂作曲的結合成果,讓戰後學校音樂教材有了新的內容。在兒童文學方面的作品有《有趣的童話故事1》、《中華民族英雄》、《有趣的兒童故事2》,兒童戲劇則有<光明>、<螞蟻一家>、<義人吳鳳>、<蘇武牧羊>、<孤雛淚>。 1972年參加笠詩社,陸續在《笠》詩刊中發表新、舊作,1977年出版《周伯陽詩集》。被譽為「兒童詩的拓荒者」、「台灣兒童詩的承先啟後者」。 1984年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出生地點-名稱
    竹塹西門
  • 生年月日/時期
    1917
  • 國籍
    台灣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卒年地點-緯度
    null
  • 卒年地點-經度
    null
  • 卒年月日/時期
    1984
  • 性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