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字若曾,號子瑜,又號古奇山人。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於竹塹北門。1893年,伴其兄師曾回祖籍晉江,準備鄉試。李仕在福州、泉州等地,請益名師,多方學習,課業更為精進。乙未割台後,以台地未靖,暫留晉江,擔任杏堂國文研究會教師,銀江學校第一代校長等職。 台地粗定後,重回竹塹,與名儒魏清德,張麟書等,砌磋往還。自設書房於陵茂祖厝內,課教弟妹子姪,李氏族人如應臣、克承、子賢等,皆受其教誨。外姓子弟慕名而來受教者亦多,其中鄭鴻源、黃繼圖、鄭淮波、林傳貴等,均為及門高足,裨益竹塹文教良多。私塾之外,並在昭和義塾任教,濟助家貧無力就學者。日據時期,嚴禁講授漢文。李氏忍受日人長期查禁搜索之苦,百般欺辱之痛,始終矢志教育,毫不懈怠。竹塹人士,敬其為人,尊為「三老爹」而不稱其名。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