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占梅

林占梅,幼名清江,字雪邨 ,號鶴山(又作鶴珊),又號巢松道人。道光元年(1821)出生於竹塹西門,六歲喪父,早年受撫養於叔父祥雲,少時讀書,聰敏穎悟,唯以個性豪放,始終無意於制藝之學。十四歲時,由其岳父黃驤雲攜往北京調教,增廣見聞。占梅慷慨任俠,好結交名士,「濟困扶危,糜萬金亦不少惜」,常以財救人濟人,當時人稱譽其有「東漢八廚」之風。道光二十一年(1841),率先倡議捐題巨款,防禦來犯雞籠沿海英艦,恩賞貢生加道銜,二十三年(1843),樂捐防堵八里坌口,欽授知府,遇缺即補。二十四年(1844),彰化、嘉義兩地,漳泉分類械鬥,占梅募勇扼守大甲溪,防止蔓延北上,更以私財,撫卹死傷家族,賞戴花翎。咸豐三年(1853),捐運津米三千石,並協同台灣道,辦理全台團練,防禦林恭事變之北延,因功得旨簡用浙江道。咸豐四年(1854),小刀會首黃位自雞籠南下,占梅協助淡水廳同知丁日健,擊出竹塹境外,記功加鹽運使銜。 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攻破彰化,圍攻嘉義,窺伺淡北,林占梅奔馳竹塹、大甲間,以為聲援,並典賣田園,毀家紓難。巡撫徐宗幹見其幹才可用,准布政使頒「總辦台北軍務」鈐記,以便其發揮所長。稍後與台澎兵備道丁日健委商建軍策略,攻克彰化。當時丁氏對被脅從庄民,不稍寬假,剿殺無赦。占梅力為緩頰請免,因此獲得保全者甚眾。事平之後,以「自備資斧,募勇千名,越境隨營助剿得力,功加布政使銜」。道光二十九年,潛園建竣後,林占梅主持風雅,凡有一藝一技者莫不待為上賓,各方名士,不辭千里,慕名而來,文酒之會,冠於北台。詩酒唱和,蔚然成集,輯有「潛園唱和集」二卷,收錄潛園吟社文獻甚多,惜已佚失。另有「潛園琴餘草」,共收錄一千九百四十四首詩,各體俱備,他對對竹塹地區文教事業亦甚熱心,多方資助鼓舞。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別名
    林清江
  • 出生地點-名稱
    竹塹西門
  • 生年月日/時期
    1821
  • 國籍
    台灣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卒年地點-緯度
    null
  • 卒年地點-經度
    null
  • 卒年月日/時期
    1868
  • 性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