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緝熙,字維禎,號沙莊。道光年間,攜家族渡台而來,居淡水廳下中港街,不久,即遷竹塹東勢莊。克苦讀書,進淡水廳學,道光二十五年(1845)舉恩貢。長女陳普慈嫁鄭如蘭,為新竹佛教女信徒之最知名者。道光咸豐年間,竹塹多事:漳泉械鬥之後,繼以艇匪黃位來犯,閩粵亦因故分類火併,此息彼起終無寧日。陳緝熙素以儒者自持,一向不多管閒事;但每逢有關地方公眾危難之事時,則必躍身而出奔走呼籲,以息事寧人為己任。故屢與鄭用錫等,冒險出入於分類械鬥之間勸和,頗收功效。如戴潮春之役,協同林占梅,率勇解大甲之圍,克復彰化;因功得五品藍翎、候選教諭。同治九年(1870),病卒家鄉,享壽六十四歲。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