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如雲,字晴秋,號晴川。鄭用銛長子。道光九年(1829)出生於竹塹北門外,同治初年,取進淡水廳儒學為附生。同治十三年(1874)舉為恩貢,候選教諭,與父親鄭用銛二人先後具為恩貢,一時傳為竹塹佳話。鄭如雲與鄭如蘭均為北門鄭氏後起 之秀,在同治後期,光緒年間,代表家族參與淡水廳內各項事務,諸如築橋修路等,無役不與,更致力於敦勵風俗,諸如稟請旌表節孝,示禁立碑等,皆率先領銜倡議。復因協辦團練,軍功獎敘奉政大夫,賞戴花翎,欽加同知銜,光緒十八年(1892)卒,享年六十三。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