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文祥,字容軒;江西樂安人。生卒年欠詳。有關他的生平事蹟,文獻上也記載不多,僅知他以軍功出身,於清光緒元年(1875)八月,以候補遊擊調署台灣北路協標右營遊擊而駐防竹塹,其防區北至桃園,南至大甲。 光緒二年(1876),淡水廳轄境內的銅鑼、老雞籠等庄一帶,積匪吳阿來、吳阿富兄弟聚眾擄掠,並將內山水源截斷。淡水廳同知陳星聚聞報後,立即偕同樂文祥平亂,於七月間擒獲吳阿來,綁赴竹塹,就地正法,餘黨逃散,地方重獲安寧。樂文祥因累積戰功,晉升至台灣北路協標中營副將,於光緒三年(1877)二月間,因「玩習捕務」,奏旨摘除頂戴。其往後事蹟及遷調情形不詳。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