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投筆從戎的花木蘭陳大萍

此為桃園市龜山區原明駝一村39號眷戶陳大萍提供,她一身戎裝的照片。 陳大萍,北平人。她說她父親原在天津汽修處的戰車工廠,大陸淪陷後,她們先是到上海,一個月後再回天津,在大沽口搭船。「我們很幸運,沒受什麼苦,......一家子沒有失散。」陳大萍說她當時才6歲多。來臺後,她父親在陸軍裝甲兵司令部的戰車工廠,並分配到臺中建國新村。被問到為何會從軍當花木蘭時,她不加思索地說:「家裡窮,孩子多。」所以她很早就去工作,在臺北師管區司令部的三民主義講習班當接線生,後來聽說國防部情報局的錢比較多就去報考,可「主考官嫌我太高,樣貌太明顯,怕還沒蒐集到情報就被發現。」她沒好氣地說,轉而報名政工幹部學校,進入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女青年工作大隊,並接受木蘭籃球隊徵召。球隊解散後,她被分發到省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擔任教官。後調回桃園,先後在省立中壢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省立武陵高級中學、省立中壢家事商業職業學校及省立桃園高級中學服務。在中壢家商時遇上著名的「中壢事件」,「事件發生時,學校要求女教官24小時駐校照顧女學生,只有假日的早上才能請男教官幫忙。」陳大萍苦笑說:「我也是有家庭要照顧的人,真的很辛苦。」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提供:陳大萍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3/22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