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申冠芳對陸光四村的印象

桃園市八德區原陸光四村18號眷戶申冠芳說,她們家起初被配置在大溪區的原僑愛新村6號,住沒多久,便搬到陸光四村了,朱立倫家是21號,跟她們是鄰居。自治會辦公室是9號,來訪的人可以透過自治會辦公室的看板看誰住在哪裡。還有天主教幼稚園,幼時常收到衣服、糖果、餅乾、貼紙。陸光街不長,東邊是介壽路,到大成國民小學上學時會經過一口大埤塘,申冠芳放學後常會到鄰居鄧同學家串門子,附近都是農田,還有許多小房子。大埤塘後來改為大湳公有零售市場。申冠芳回憶道,陸光四村18號是該村最大的眷舍,有客廳、廁所、廚房和2間房間,祖先牌位就放在客廳,而廁所則設有馬桶,較乾淨衛生,家有前後院,前院種2棵葡萄樹,分別是紫葡萄及白葡萄,後院有搭小寮,可以種菜,有一個水缸接水,可洗澡、玩水,對陸光四村的印象很親切、快樂,像張媽媽種很多芭樂,芭樂掉在水溝,可以撿起來,或利用技巧上去偷拔。隔壁鄰居來自湖南的周媽媽每次炒菜,都會接過來,但很辣。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儒柏-陳錦昌
  • 創作者
    申冠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