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憶往:(二)浮光掠影-家族歷史:我的回憶

民國108年(2019),桃園市蘆竹區原建國四村8號眷戶滕鴻文著作《家族歷史:我的回憶》一書,將其家族先人移遷來臺的歷程及眷念眷村生活的點滴加以整理、憶述,並回顧其個人生平。在這篇〈浮光掠影〉中,他說沒有上學的時候,他們都會在村子口的石椅上等空軍第12中隊的下班車,拜託司機將便當帶到隊部去給父親。童年時,閹雞、磨刀和賣痱子粉、花布、醬油、蛔蟲藥的都會到村子裡來。由於經濟拮据,要增建房舍,一切DIY。滕鴻文記憶中自建的第一幢建物是民國54至55年(1965-1966)眷村整修期間的臨時住屋及廚房,完全由父親規劃、施工,牆壁則是從空軍桃園基地進口美援器材的木箱拆解而來,之後又在後院建了一幢木屋。院子裡的紅心芭樂是兒時的零食來源之一。芭樂樹旁有小池塘用來養鴨養鵝。冬天時院子中曾架大鐵鍋,是父親和鄰居殺狗燒肉的地方。前院後來改種葡萄釀葡萄酒。每年軍中都會出售將逾保存期限的軍用野戰口糧,所以只要他父親帶口糧回來,便是他們最雀躍的時刻,因為裡面除了有餅乾,還有薑糖、牛肉乾和橘子粉。又,聯隊部為了娛樂眷屬,每年都會在夏夜安排二、三次露天電影欣賞會,地點在「新四號」,即建國十六村的中央廣場。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滕鴻文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0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