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鮑金吾先生自傳

民國95年(2006),桃園縣桃籽園文化協會以「眷村故事館:故事說不完」為題蒐集、整理龜山9個眷村的故事,如〈鮑金吾先生自傳〉,並將其收錄在2006桃園眷村文化節時出版的《眷村陪你說故事》書中。鮑金吾,民國18年(1929)出生於安徽盧江,「我是安徽盧江師範學校流亡學生,38年那時候因為戰亂無法唸書,所以跟著政府走。」他說,當時有4個人一起流亡,到上海的淞滬警備總司令部後就加入部隊,7月2日坐船到臺灣。一開始的軍階是「起碼官」准尉,他們一群17人於是湊錢請英文老師和數理老師補習,考上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和陸軍軍官學校,不過,由於部隊缺人,不讓他去讀,而於隔年將他升為少尉,送他去工兵訓練班。由於在情治單位,有一次,他被派到渤海口的長山八島去執行任務,「我們命大,去送通訊器材,送黃金跟美鈔,送到以後就趕快往回跑,」豈料浪很大,橡皮艇衝不出去,鮑金吾說:「還好遇到韓國漁船把我們拖出去,救了我們一命。」 為桃園市龜山區原陸光三村眷戶的他說:「我們眷村士官只有一戶,其他都是校級軍官比較多。」若就籍貫來看則是湖南人最多。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鮑金吾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6/12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