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森,生於臺南州北港郡元長庄山仔內三十五番地(今雲林縣元長鄉山內村頂山路19號),臺南州立元長學校畢業,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第五屆校友,畢業後負笈日本,1938年獲東京藥科大學藥學士學位,返台於現址的雲林縣褒忠鄉開設益壽堂藥局,執業長達61年。他具有西藥的調劑能力,亦兼營中藥,在當時為褒忠地區相當重要的藥局。
此外,陳清森體認教育對地方發展知重要,先爭取在山內村成立小學(即今元長鄉山內國小),多次捐贈校地、資金,並贈捐贈風琴以提振音樂教育。因其對山內國小之貢獻,曾任家長會長達44年(1942-1986),又於1992年成立陳清森文教基金會,獎助貧困學生等,為此,山內國校特於校園內設立陳清森會長立像一座。
陳清森與三屋大五郎長孫、三屋靜長子,三屋俊武為嘉義中學校同學兼好友,在日本留學期間亦嘗往來。1937年三屋俊武陣亡,1938年陳清森返台執業,曾多次致函三屋家族慰問,並獲回信。最終三屋清陰致贈所藏漢文古籍以及絕筆信(見往來信件06)。戰後陳清森與三屋家族仍有信件往來,1982年陳清森撰文〈三屋俊武を憶う〉,刊登於嘉義中學校同窓會「旭陵會」會刊第13號(見往來信件05)。
陳清森曾署名為「光谷清森」,據其孫陳弘哲教授表示,「光谷」為陳清森某位尊敬的教師的姓氏;又戰後陳清森設立光谷農場,可見其對該教師之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