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林順天宮

康熙年間,水林蕃薯厝當地開拓者洪月,輾轉來到境內開墾,數年之後,洪月拓墾有成,返回唐山將親友和祖先的骸骨接來台灣一同開墾,並奉請湄洲朝天閣站身大媽、北極玄天上帝、中壇元帥、洪府元帥等神明來台。

順天宮起初僅搭草廟奉祀媽祖,因草廟爬滿蕃薯藤,外界便尊稱本地的媽祖為蕃薯寮媽。現在的順天宮主體建築為民國54年(1965)重建,廟內彩繪由當地出身的人間國寶藝師洪平順先生施作,對聯詩詞為雲嘉地區文學創作者洪大川先生創作,其他如剪黏、交趾陶,由蘇木山、蘇連成、吳彬等師傅共同完成。

每年的元宵節,順天宮會連續舉辦3日夜巡遶境,「射火馬」是整場活動的最高點,即在竹編或紙紮馬上綁上沖天炮,點燃後直到整匹馬燃燒化為灰燼,信徒也會燃放「面桶炮」炸轎,蔚為在地特色。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蕃薯村102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41335
  • 所在地-經度
    120.223775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蔡雅玲、吳照智等,「溯古訪今 話我水林」,雲林縣政府,民國91年12月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1683~1895)
  • 撰寫者
    陳建安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54133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22377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水林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蕃薯村102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