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漁旗文化-柯炳煌師傅

旗津造船產業興盛,延伸出大漁旗產業,也呈現每個師傅染印技術的功力和美學的呈現,如已歿的柯炳煌師傅生前留下許多大漁旗作品,從中能辨識出他的圖紋風格和字跡,令人驚豔。

柯炳煌曾說過,早期大漁旗須以糯米粉、米糠、石灰調製防染糊,製作程序繁複,但圖像細節精美,色彩變化豐富,遠遠超過網版印刷,因此價格也超過數倍以上,若是由日本繪師製作的大漁旗,價格更是驚人。

柯炳煌年輕時在旗津創業,曾聘請臺灣籍的繪師製作漁旗,但繪師私藏技術,他只好從旁偷學,再利用夜間練習,直到師傅離職,才自行製作。除了在自己的店鋪「中美玻璃、禮品行」銷售大漁旗外,凡是有港口的地方,柯炳煌也親自推銷過。

柯炳煌曾自豪地說,全臺灣右至花東、上至宜蘭南方澳,都有從高雄售出的大漁旗。由於當時漁業和造船景氣好,需求量大,柯炳煌和太太經常日夜趕工,店鋪旁的空地曬滿大漁旗,每當鄰居路過,常會消遣其印刷工作如印鈔一樣快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中山大學
  • 保存者/保存團體
    柯炳煌、國立中山大學
  • 技藝/流派
    傳統工藝、保存技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