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碓分水碑 修復紀念碑

在民國70年雲林縣的文獻委員會發現了分水碑的歷史價值,進而設計建造八角亭,用來存放分水碑。分水碑主要敘述當年因水權買賣與誠信問題,引發不同聚落間的衝突,導致雙方互有死傷。後來官方出面調解,提出解決方案,並勒石為鏡,要求雙方遵守協議,不要再有衝突發生。

由於分水碑經百餘年來嚴重風化,部分字跡模糊難辨,雲林縣政府將全文另立大理石碑,同時與大多數的修復紀念的方式不同,並不另立紀念碑記載或取而代之,反而是在正碑的後方,直接記述建八角亭的緣由,及相關捐助經費的芳名錄。在民國70年代還沒有相關文化資產保存的法規存在,針對文物也還留於古物保存的視野角度。這個由政府官員與地方人士所共同保存下來的修復紀念碑,在那個時代背景之下,實屬難得。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雲林縣古坑鄉水碓社區農村再生計畫》, 雲林縣古坑鄉水碓發展協會,2013年01月; 田野訪談;自行整理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古坑鄉
  • 撰寫者
    陳建安
  • 貢獻者
  • 創作者
    拍攝:陳建安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