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阮蔡文詩作

濁水溪的水系流路在日本政府完全修建堤防將之固定之前,長期皆仍處於十分不穩的狀況,溪流時常氾濫,主要幹流數度更換,名稱更因此甚為混淆。因此康熙年間派駐來台參將阮蔡文,曾著有一詩描述濁水溪主支流間流量不穩定之情景:「東螺虎尾之分派,北流西折而聯界。去年虎尾寬、今年虎尾隘。去年東螺乾、今年東螺澮。大宗盛時支子依,支子若強大宗壞。餘流附入阿拔泉,虎尾之名猶相沿。阿拔之源阿里山,虎尾之源水沙連。譬如兄弟鬩牆變,卻於異姓共周旋。水有源頭木有本,不信但看棠棣篇」。對於濁水溪的描述相當傳神。

阮蔡文(1666~1715),清康熙29年(1690)中舉,精通多種方言,曾招降海賊陳尚義,又在福建廈門水師中營參將任內除盜賊,化解外國通商市舶與當地人民的衝突,且操守廉潔,頗受人民愛戴與稱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建安
  •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1. 「「雲林縣歷史建築西螺大橋調查研究計畫」」,雲林縣政府 2. 陳漢光,「臺灣詩錄」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