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羗崙地名由來

「埔羗崙莊」地名緣由具體來說,是早期漢人渡海來臺拓墾初期,針對所落腳區域之「地形、地貌」的指涉。「埔羗崙」、「埔羗頭」或「黃荊崙」都是指稱此一植物生長的區域。雲林縣境內有此地名者如大埤鄉豐岡村、西螺鎮七座里等都是。另外像是褒忠鄉雖然早已看不出高低起伏的沙崙地形,但是從「臺灣府志」、「彰化縣志」、「雲林縣采訪冊」等多部地方志書不難發現,褒忠鄉在康熙年間的稱謂為「蒲羗崙」一名。類似這樣的聚落地名不僅指出先民進墾臺灣時期的「植物生態相」,同時也是指該區域的「沙崙」地形。

根據清朝不同時期的輿圖一直到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證據證明。當然,以現在大埤鄉豐岡村或西螺鎮七座里的地形地貌,很難讓人想像這種沙崙地形的存在。「埔羗崙莊」這類地名詞彙傳遞的訊息是,這裡以前是沙崙地形,也是長滿「蒲羗樹」的地方。從這類的地名可以看到雲林縣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地形、地貌與生態樣貌的改變。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沈沐蒼
  •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自行整理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