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口湖牽水藏

口湖牽水狀這一個民俗活動已經流傳174年的歷史,為什麼要每年舉辦這樣的民俗活動呢?牽水狀緣起於清道光25年(1845)的一場大水患,這一年的農曆6月上旬,山洪與海嘯同時爆發,淹沒了當時的虎尾溪至牛挑灣溪口,沿海較低窪的村落。據地方耆老指出,當時水淹範圍較嚴重的地方,包括目前的金湖、台子、蚶仔寮、成龍、新港、下湖口等地方。

據當時的文獻記載,約有三千多人喪命於無情的洪水之中,雨停後橫屍遍野,倖免於水難的居民將親人的骨骸集結掩埋,稱為「萬人堆」,一共有四座,現僅存下寮萬善祠及蚶仔寮萬善祠。此後每年農曆6月初7到初8,亡者的後代子孫都會舉行牽水車藏超渡祭典追悼。2010年06月18日,口湖牽水狀更由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漢鵬
  •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