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得時

黃得時(1909.11.05-1999.02.18),編輯、作家、學者、翻譯人。出生於今新北市樹林區,為臺北宿儒黃純青第三子,活躍於臺北文學場域。幼年受過傳統漢文教育,能作漢詩;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旋轉入臺北帝國大學文政部東洋文學科。早歲擔任「臺灣文藝協會」幹事(1933)、「臺灣文藝聯盟」北部地區委員(1934)。1937年主編《臺灣新民報》中、日文「學藝欄」。1940年參加西川滿創辦的「臺灣文藝作家協會」,並成為《文藝臺灣》編輯委員。1941年與張文環、王井泉組成啟文社,創辦日語的《臺灣文學》雜誌,發行《民俗臺灣》,同時負責《興南新聞》學藝欄。二次大戰末,出任《臺灣新報》文化部長(1944),不久該報改名《臺灣新生報》(1945),任副編輯主任,負責國際新聞。國民政府遷臺,受聘為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1945),後陸續擔任《臺灣新生報》、《國語日報》董事長,兼任臺灣省文獻會與臺北市文獻會委員、臺北瀛社副社長。曾被選為國家科學委員會胡適講座教授。

黃得時一生獻身新聞事業,觸角多面,不僅長於文獻蒐集與整理,亦投入創作與研究。他寫作漢詩、劇本、雜文、改編兒童文學,亦從事中國文化、臺灣文學、鄉土民俗、日本漢學、中日文文學文化交流之翻譯、整理研究,作品跨語言、體類,成果令人驚豔;他也是第一位從事臺灣新舊文學史論述的學者,識見卓特,奠立了他在臺灣文學領域的特殊地位。

黃得時的漢詩創作甚豐,但生前未集結成書,2012年12月國家臺灣文學館出版《黃得時全集》(全11冊),乃就黃得時捐贈資料,與詩作刊載之選集、報紙、雜誌,蒐羅彙集,收錄於全集第1冊。

基本資訊

  • 出生地點-縣市區
    新北市
  • 出生地點-緯度
    24.9815605
  • 出生地點-經度
    121.4198606
  • 生年月日/時期
    1909/11/05
  • 國籍
    臺灣
  • 撰寫者
    江寶釵
  • 卒年地點-緯度
    null
  • 卒年地點-經度
    null
  • 卒年月日/時期
    1999/02/18
  • 性別
  • 職稱
    教授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參與組織
    臺灣文藝協會、臺灣文藝聯盟、臺灣文藝作家協會、臺北瀛社、臺灣省文獻會、臺北市文獻會
  • 參考資料
    江寶釵主編,《黃得時全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
  • 工作單位
    臺灣大學中文系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lat
    24.981560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lng
    121.419860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eople.places_type
    出生地點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