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鎮阿丹里的地名起源為明鄭時期有陳姓墾戶進入當地拓墾,而這位墾民人皆稱呼其為「阿陳」,後便以「阿陳」(阿丹)為此處之地名。今阿丹里12號的黃家宅院裡有一口百年古井,根據主人家表示,這口井約有兩三百餘年,目前維護良好、水質乾淨清涼。當地人稱之為「龍目井」,井水仍非常甘甜。今六、七十歲以上之村民們仍能清楚回憶,早期大家晨昏至井邊打水的情景,古井提供村裡居民日常生活與飲用水的主要來源,是維繫民眾記憶的重要場景。
以目測觀察,本口龍目井的上緣為近代水泥構造,應為近年所加高,地平面以下的井壁則為為卵石交疊砌造,深具地方特色。據說早年村中小孩如果得到臭頭病(瘌痢頭),飲用此水,即可藥到病除。另一項奇蹟是,早年附近人家所養的豬隻只要是抽龍目井水飲用,就不會得到口蹄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