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埤石龜溪鐵橋

大埤石龜溪鐵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石龜溪鐵橋創建於明治42年(1909),原為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嘉義工場(大林糖廠前身)為運輸原料而建造。當時各製糖業得自行鋪設鐵路,以便於運輸蔗糖原料與成本,因此各製糖株式會社的鐵道並無被強制需相通。所以大林糖廠鐵道與當時屬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的虎尾鐵道並無相通。1950年國防部基於戰備需要,藉由台糖接收日本糖業的鐵道系統,興築南北平行預備線,區域從臺中到高雄。此舉使得中南部原有之鐵道系統得以串接,而鐵橋亦在此時成為跨接雲嘉虎尾糖廠與大林糖廠的鐵道線,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

石龜溪鐵橋全長100.4公尺,包含5個橋椼以及2個橋台,橋墩係R.C構造,橋樑係鋼樑結構,整座鐵橋跨越石龜溪。過去除了運送甘蔗、蔗糖與糖渣之外,亦曾兼做客運使用,直到1969年公路興起後才停止。石龜溪鐵橋在2006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並由大埤鄉公所認養,在糖業文化協會秘書長黃嘉益的建議與規劃下,未來將與大林糖廠整合為鐵道文化園區,發展觀光休閒產業。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大埤鄉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651908
所在地-經度
120.42424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訪談糖業文化協會秘書長黃嘉益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
撰寫者
許逢麟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