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港義民廟墓塚

北港鎮上的義民廟,最初乃因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所戰死之鄉勇所建,爾後又歷經道光12年(1832)「張丙事件」和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在多次民變與戰亂過程中,當時笨港地區組織鄉勇,力擋民變亂軍對於笨港市街的劫掠和破壞。嗣後,笨港天后宮僧侶將陣亡義軍的骨骸予以收埋。先是埋葬乾隆年間因林爽文事變陣亡者,後亦將張丙事件、戴潮春事件陣亡的鄉勇,進一步收埋合葬於義民廟內,遂成當今「墓廟合一」。

台灣大部分宮廟僅奉祀牌位或神像,而北港義民廟至今仍保留廟墓共存的奇特現象,在台灣相當罕見,也是台灣少數墓塚與廟合一的古蹟。義民廟整體以二進建築為主體,義塚分三處,除在正殿後方有座大墳塚之外,左、右兩側戶外天井亦各有一座墓葬墳塚。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北港鎮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95863
  • 所在地-經度
    120.285885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 撰寫者
    沈沐蒼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59586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2858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北港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