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軍助割

在民國60年初,農村勞動力已出現短缺的現象,除了台糖曾針對此問題,提早投入研究提高種植甘蔗機械化的問題之外,在其他農業領域則起步較慢。根據雲林縣府相關的文獻記載,在稻作收成時期,農民會透過縣府協助,申請鄰近部隊出動,協助助割之事。國軍助割後來成為台灣農村社會中的常態,部隊經常會在農忙時,協助附近區域農作物的採收。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民國80年代後而逐漸減少,主因是農業機械化的程度提高,以及農業分工的專業化。採收後的稻作直接由農家雇用的割稻機業者與運輸業者送進碾米廠。國軍助割後來大概只有在梯田地區,或是在無法以機械化收割或搬運的區域才看得到。

照片中為雲林縣長林恆生慰問助割的士官兵,以及與農民互動所留下的影像記錄。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自行整理
  • 撰寫者
    許逢麟
  • 貢獻者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