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

故事,或者像是客家歌謠,這種以傳唱或口述代代相傳,都是屬於民間文學。這種文學方式雖然不若文字記載的文學那麼有一貫性的脈絡,但它有趣且重要的地方也在於此,那就是故事內容或角色會隨著時代環境條件的不同而稍有調整,最後就演化成各式的版本,而各版本又競相饒富趣味。所以如果不是那麼堅持一定要知道最原初的緣起的話,那不同版本的故事,或說口述文學就更能反映在地的文化與生活特色以及當時代的想法。

閩南語故事就是這種口述文學,但過去中文在政治的支持下,發展成為強勢語言,閩南語在某一段時間被禁止在公開場合使用,在那個年代甚至連續劇的演出也夾帶著語言優勢的暗示,閩南語中的甘草人物,男的就叫阿九,女的就叫阿花,演著是鄉下的場景與說中文的中產階級有著不同的形象。閩南語故事集所以重要,就在於重新找回自己的語言,也在這樣的語言下累積自己的文化。

這本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係由胡萬川與陳益源兩位學者任總編輯,以虎尾鎮、褒忠鄉以及民間故事來劃分章節。虎尾鎮講的是民間故事和笑話,褒忠鄉則是神話與傳說,另外兩章則是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和笑話。而其中的某些故事正反映在日本治理下的歷史,足以引發人們不斷重讀與反省。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總編輯:胡萬川、陳益源;執行編輯:潘是輝、陳素主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1/01
  • ISBN
    957-02-5235-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雲林縣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