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韋恩颱風救濟

在臺灣氣象史上有記錄以來,韋恩颱風是第一個直接侵襲彰雲地區的颱風,造成當地繼八七水災之後最為慘重的災情。民國75年8月22日走向詭異的韋恩颱風來襲,造成雲林重大災損,口湖鄉蚵寮村當時在外傘頂洲挖野生文蛤的漁民來不及逃生,造成26名漁民溺斃,3名漁民失蹤,財產損失更難以估計。

韋恩颱風侵襲之後,災害的救濟及善後重建措施部分,縣府也擬定了不同時程的計畫,來協助運行。近程計畫包含人口傷亡、民房全倒、半倒、農田流失埋沒、海水倒灌、治山防洪、漁港工程等;中程計畫則有學校、車棚、倉庫、設備、農林漁牧等,整體所需費用極為驚人。

因此,當時的執政黨雲林黨部及縣議會、縣政府等,結合全縣所有社團及各級民意代表,運用社會力量發起雲林縣社會救濟會報,發動社會各界及民間公益、慈善團體等等,主動出錢出力,救助災害。因此包含北港朝天宮、福懋實業公司,甚至遠在台北的雲林同鄉會,皆慷慨解囊、傾囊相助。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雲林縣政府,《雲林文獻 第三十一輯》,1987年06月
  • 撰寫者
    陳建安
  • 貢獻者
  • 創作者
    拍攝:雲林縣政府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86/08/22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