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西螺廣福宮重建與地方紳士之參與

本文收錄於「雲林文獻 第五十五輯」研究論文類別。<日治時期西螺廣福宮重建與地方紳士之參與>由莊翔宇撰寫,作者提到因為廟宇作為彰顯勢力的場所,地方紳士經常藉由主持廟宇重建工作或捐款以彰顯自己的地位。雲林縣西螺鎮的新街廣福宮作為廣東和福州的人族群融合之後所興建的廟宇,擁有很高的宗教功能和社會功能,本文以新街廣福宮為討論對象,廣福宮的文物、文獻史料、田野調查和口訪探討西螺新街廣福宮日治時期的重建的背景和地方紳士的參與,以及日治時期的西螺社會和經濟活動。
本文主題具有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西螺地區有廣興宮、福興宮等大廟,以林集山家族為例,從事商業經營的林廣合認同廣東,店號取作廣合即有如此的意圖,同時積極參與興建廣興宮,供奉客家人普遍信仰的三山國王。而福興宮則是以福州人為主要寄付者。但若拉大至西螺街上之公共事務的參與來看,無論祖籍來自廣東或福建的西螺仕紳參與程度均相當高。尤其廣福宮重修改建所募得之兩萬多元改建金的獻納者,更可看出已無明顯區分廣東、福建之別。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雲林縣文化局,雲林文獻 第五十五輯,2013年12月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新街路32號;延平路180號
  • 撰寫者
    鍾芷羚
  • 貢獻者
  • 創作者
    莊翔宇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