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港朝天宮陳壽彝彩繪

根據前人的口述訪談資料得知,陳玉峰、陳壽彝父子是在民國43年第一次前往朝天宮進行彩繪工作。據當時當地人的說法,之前的彩繪是由鹿港師傅所繪,但並不知其詳細姓名及資料,而陳壽彝先生見原來之彩繪後認為,雖然畫得很不錯,但已相當黑舊,因此決定全部重新繪製。這是陳壽彝師傅第一次與朝天宮的接觸。

目前從朝天宮現存彩繪的落款中,可得知陳玉峰、陳壽彝父子所繪的年代及空間分別為,從民國43年至民國44年間的三川殿、門神、龍門及虎門等。民國49年重繪門神及一套法會用的法壇彩畫。民國59年年由於陳玉峰已過世,因此由陳壽彝獨當一面重繪三川殿門神、龍門步口、虎門步口、土地公殿、龍邊七門及虎邊七門。民國62年由陳壽彝再次繪飾三川殿、文昌殿等,直到民國77年,陳壽彝再次新繪凌虛殿及聚奎閣。朝天宮對陳氏父子彩繪的主題及內容沒有多加干涉或指定,皆是隨畫者自由發揮。大部分的中堵主題以傳統忠孝節義或文學故事人物為主,其次為代表吉祥如意的花鳥題材。而在較小的構件上,則以書法文字或簡單的花鳥圖案為多。朝天宮的彩繪多數還是陳氏父子的作品,也是一座彩繪藝術殿堂。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雲林縣國定古蹟北港朝天宮樑枋彩繪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雲林縣政府,2011年5月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北港朝天宮
  • 撰寫者
    陳建安
  • 創作者
    陳壽彝;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