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振文書院千秋書祖匾額

振文書院位於西螺新街,主祀五文昌夫子,是一座具有祭祀和私塾講學功能的廟宇。書院共分五幢單體建築,並部份以過廊連接,分別是山門、拜亭、正殿及兩廂房。翻閱清代文獻,我們會發現清代西螺地區在積極發展商業貿易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子弟的教育,熱衷於對科舉功名的追求,這件事情反映在西螺的歷史上,街內外曾分別創立了文祠、倉聖人祠、朱文公祠、魁星樓、修文書院和振文書院等文教或祭祀空間,而今僅存振文書院。

振文書院是從嘉慶2年(1796)創建的文祠發展而來,並由仕紳廖澄河及「振文社」的生員弟子主持募款興建的工作。嘉慶18年(1813)書院落成,取名振文書院,有振揚文教、扶植綱常的意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和「振文社」保持連帶關係!這一年振文社的弟子和後學就分別獻立了兩方互相輝映的匾額,分別是「千秋書祖」和「百代文衡」,均為盛揚文昌帝君是讀書人的守護神和精神信仰。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西螺振文書院
  • 撰寫者
    李漢鵬
  • 貢獻者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嘉慶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西螺振文書院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