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許哲彥作品-長沙大戰關羽戰黃忠

在傳統社會型態裡頭,廟宇是台灣人的信仰中心,也是聚落社群發展的中心起源點,具有穩定社會,安定民心及具有教化意味之功能。廟宇的藝術是傳統文化承先啟後的重要場域,其藝術美感能傳承人倫價值,善惡有報的精神,慰藉心靈。以許哲彥老師的剪黏作品來說,這副「長沙大戰關羽戰黃忠」的作品,即乘載著三國演義中極為強調的「義」字內涵,並藉由廟宇的公共場域空間表現出來。

作品中關羽不想因趁人之危而落得勝之不武的結果,反而讓黃忠縱騎歸營,隔日再戰。黃忠則在一次埋伏當中,虛放響箭提醒關羽,而不是直接取其性命,三國演義在此篇章著墨許多,也是唯一章節在雙方將領交戰之時,有對壘兵士喝采歡呼的描述,雙方頗有英雄惜英雄的情誼。工藝師許哲彥運用剪黏技巧,栩栩如生地將雙將對決表現出來,不僅是呈現廟宇忠孝節義的教化功能,也是一件極為精緻的藝術作品。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田野訪談自行整理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北港鎮
  • 撰寫者
    陳建安
  • 貢獻者
  • 創作者
    許哲彥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