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特砂紀念碑

虎尾鎮糖廠的「同心公園」內有一座寫著「特砂」字樣的紀念碑,正式名稱為「改製砂糖紀念碑」。有關該座紀念碑的樹立,大家也許會誤以為臺灣在日本人統治時從未曾生產「特級砂糖」,也就是日本人所稱的「精糖」。但事實並非如此。台灣糖廠在早年日治時期僅被允許生產「粗糖原料」和品質較差的「耕地白糖」,至於品質較佳的「精糖」則歸日本母國所有,或是作為外銷出口。

即使到了國民政府來臺,台灣所生產的精糖也都以外銷為主,作為賺取外匯。據說當時以孔宋家族為首,將精糖回銷上海等各大城市謀取暴利,但是一般台灣民眾根本無從食用。這種現象一直要到民國62年(1973),臺糖公司增加設備改製砂糖才改變。後來台灣遭退出聯合國,外銷市場萎縮,特級砂糖才轉為內銷,臺灣人才有機會食用特級砂糖。民國62年(1973)設立此紀念碑以茲紀念,不過碑後故事卻是台灣受到不平等對待的不堪歷史。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 撰寫者
    沈沐蒼
  • 貢獻者
  • 創作者
    拍攝:沈沐蒼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虎尾同心公園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