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莿桐孩沙里奉獻神饌徽章

莿桐鄉孩沙里高清木家中所藏一枚刻有「明治神宮及靖國神社神饌奉獻」字樣的胸章,應是奉獻參加新嘗祭所獲得的紀念物。日本皇宮在每年秋收之後,依例會舉行「新嘗祭」,全國各郡縣會如期呈上當期新穀,並由天皇親自主持祭典,感謝天照大神等神明庇佑豐收。大正11年(1922)台灣稻米始獲准參與宮中的「新嘗祭」。首次被官方選中的「獻穀田」位在台北州七星郡士林庄員山仔腳(今士林岩山里山簏),面積為一分地,耕作者為吳順、簡春塘兩戶人家。大正11年(1922)1月30日,台北州知事高田富藏、台北州內務部長田阪千助、總督府社寺課長丸井圭治郎、士林公學校師生…等高官賢達都參與了台灣第一塊「獻穀田」的「地鎮祭」儀式,以祝禱未來耕作順利。

管理「獻穀田」是神聖的事情,根據記載,耕作者需慎選「品行方正、一家和睦、克守農民本分,允推為模範的人物」。耕作地也有嚴格的限制,要有水利之便,亦要遠離墓地、屠宰場、住家…等污穢不潔之處。除了「地鎮祭」之外,還得依時序舉行「播種祭」、「插秧祭」、「拔穗祭」…等農事祭儀。近年來西螺鎮與莿桐鄉農會各自推出了「獻納米」和「神饌米」兩款良質米品牌,接續了百年。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田野訪談自行整理;台灣日日新報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莿桐鄉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