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廣福宮建築藍晒圖

昭和11年(1936)6月14日正午,西螺新街廣福宮聚集了來自虎尾郡、斗六郡轄內百二庄上百位有志信徒召開大會,眾人商議,將以詹福壽、陳利水、林朝魁諸位先生為首,正式向台南州廳申請廣福宮改築許可。重建大廟,榮耀媽祖,是許多信徒內心的殷切盼望,在當天的募款大會上,很快就募到了8千2百圓重建基金,其中,捐款金額最高為西螺首富廖學昆的1500圓,第二名為西螺紳商詹福壽的1200百圓,眾人並推舉二位先生為正董事及副董事,負責綜理重建事宜。
這次的重建從昭和11年(1936)農曆9月至昭和13年(1938)農曆9月,歷時2年。廣福宮由清同治年間「中座合左右廊共七間,前座祀聖母,後座祀觀音」的舊廟擴建為五開間,前後三進(拜殿、中殿、後殿),左右廂房之大廟格局。依照重建碑記的記載,廣福宮建廟工程費高達24969圓(一說為40000圓),以同時期(昭和14年)且地域相近的麥寮大廟聚寶宮來說,其重修總經費為8859圓,而廣福宮是人家的三倍有餘!可見當時西螺地區的富裕。現今廣福宮廟方仍保留了80多年前的建築藍晒圖,這份圖稿可能是為了向日本政府申請改築許可而提交的建築設計圖,珍貴難得!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廣福宮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繪製: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稿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