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港朝天宮慈雲灑潤匾額

旱災、水患與地震一直是台灣島的「常態」。清代台灣地方志書經常可見「災祥」記錄,以光緒20年(1894)編纂的「雲林縣采訪冊」為例,書中記載斗六堡:「光緒十四年大旱,五穀騰貴;光緒十五年五月大雨連日,田園多浸;光緒十六年七月大雨水。」短短3年,不是旱災就是水災。

北港朝天宮媽祖廟正殿懸掛一面「慈雲灑潤」御匾,中央蓋有「光緒御筆之寶」鈐印,係光緒12年(1886)嘉義縣發生旱災,縣令羅建祥恭請北港媽蒞壇祈雨,因祈雨雨下,靈驗異常,乃由巡撫劉銘傳奏請頒匾。光緒14年(1888)5月,御筆親書的匾額由紫禁城飄洋過海來到北港,由知縣羅建祥、進士徐德欽恭接匾額並擇吉日懸掛致祭。目前該匾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在民國106年獲政府指定為一般古物。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雲林采訪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北港朝天宮
  • 撰寫者
    李漢鵬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