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太元寺六極拱北匾額

根據大正4年(1915)嘉義廳出版的「社寺廟宇ニ関スル取調書」傳說記載,現在的西螺東市場南邊原本是一大片池塘,池底沒有美人魚,也不會出現給你金斧、銀斧的美麗女神,有的是專門抓交替的水鬼。因為恐懼水鬼,所以人們便在池邊建立了仁和街太元寺,希望仰仗觀音佛祖的慈悲願力超渡這些鬼魂。太元寺觀音廟的建立年代有同治12年(1873)、同治13年(1874)…等幾種不同的說法。現今廟內仍懸有「六極拱北」舊匾一方,上款為「同治拾貳年癸酉菊月重修吉旦」,說明了同治12年(1873)僅為重修年代,而非建廟年代。獻匾人為欽加五品銜布政理問廖振元、監生江捷慶、董事鍾龍泉等5人。為首的廖振元為西螺街殷商富戶,此時期也參與了新街老大媽(廣福宮)、舊街太平媽(福興宮)兩座媽祖廟的重修工程。

清代各省的「承宣布政使司」下轄理問所,設有理問、副理問各一人,職掌刑典律法,簡稱「布政理問」。廖振元的「五品銜」與「布政理問」的頭銜可能是透過捐納而來。六極係指東、西、南、北和上、下六方,「六極拱北」以北極星被眾星環繞做喻,形容觀音佛祖也受到娑婆世界的人民百姓歡喜拱戴。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社寺廟宇ニ関スル取調書》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西螺太元寺
  • 撰寫者
    李漢鵬
  • 貢獻者
  • 創作者
    拍攝:李漢鵬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同治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西螺太元寺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