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坑崁頭厝圳

崁頭厝圳最初的記載見諸於文獻,是清光緒20年(1894)由倪贊元主纂「雲林縣采訪冊」。書中「打猫東頂堡」「水利篇」寫道,崁頭厝圳在縣南十五里。從大湖口引大湖口溪之水,流出崁頭厝洋,灌田八十餘甲。然而,崁頭厝聚落的開發,根據「清莊聯會銜碑」所載,應在清乾隆年間便已經有漢人先民渡海拓墾。

民國88年(1999)由雲林縣農田水利會出版的「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誌」中所記載,有關「崁頭厝圳」開發的歷史則提到,最初是在清乾隆20年(1755)由地方拓墾的民眾採取業佃共同出資,開築水利設施。不過臺灣多颱風、地震、土石流,水患經常導致河流改道,損害水利設施。因此,根據清領時期各方志所載的溪流水系來看,真正出現「大湖口溪」一辭是在清乾隆朝末葉「林爽文事件」之後,而在此之前,多載為「崁頭厝溪」或「崁頂厝莊溪」。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田野訪談自行整理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崁頭厝圳
  • 撰寫者
    沈沐蒼
  • 貢獻者
  • 創作者
    拍攝:沈沐蒼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7/9/30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