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秋琴,客家人,中壢馬祖新村原眷戶。其原籍新竹竹東,後來搬到觀音,18歲時到新竹關西學洋裁,認識了在關西營區當保防官的邱光宬。由於當時臺灣人與外省人仍存在著隔閡,因此家裡反對。邱光宬於是展開鍥而不捨的追求,有空時就到戴家幫忙。其誠意感動了戴媽媽,但是,為了女兒的未來,戴家決定到新竹都城隍廟問神,幸得上上籤,在她20歲時終成眷屬。戴媽媽對這女婿很滿意,經常煮鷄湯送到營區給他,一家生活和樂融融。民國44年(1955),浙江沿海各島告急,時為海軍保防官的邱光宬奉派參與大陳撤退的任務,戴秋琴擔心丈夫的安危,日夜啼哭。後來邱光宬晉升上校,調到臺北大直的海軍總司令部,每天都有交通車接送,生活始逐漸安定。在馬祖新村,戴秋琴的年紀最輕,加上有著傳統客家人的勤快、認分,因此只要逢年過節,媽媽們都會請她幫忙作菜,她也因此學會了大江南北的手藝。尤其,她把大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往往先把其他媽媽拜託的完成,之後才做給自己家裡人吃,因此成為村裡人緣最好的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