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劉碧姣

2018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市八德區陸光里採訪劉碧姣等11位,出版了《那年代的眷村媽媽》一書。劉碧姣,家中經營中藥行,當年有位外省青年來買藥,父親喚她接待,從此,青年時常來買藥,二人也逐漸熱絡,最後步入禮堂。婚後,考量她先生的工作,她們選擇在桃園租屋。為了貼補家用,劉碧姣到龜山的製衣廠工作;孩子出世後,則在家打毛線。在因緣際會下,她們搬進陸光四村,開始在眷村的生活。惟經濟不甚寬裕,因此僅買得起丁型眷舍,屋子小歸小,只要人搬進去就是一個家了。後來她們標會買下陸光四村另一間較寬敞的房子。這間幾乎可說是她倆一磚一瓦蓋起來的。這時,她突然興起賣早餐的念頭,從此,她每天凌晨12點開始準備,親手揉麵糰、包水煎包,甚至連豆漿都是手工磨製,每到清晨3點,就開始傳出陣陣濃郁的豆香味,以及蒸籠或烤餅的嬝繞煙霧,讓村人至今懷念,這可說是她一生的驕傲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方偲菘 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8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