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丁陸秀蘭

2018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市八德區陸光里採訪丁陸秀蘭等11位,出版了《那年代的眷村媽媽》一書。當年,丁陸秀蘭的母親帶著不到5歲的她與其他6個兄弟姊妹,跟隨父親一起同政府逃難,最小的弟弟甚至是在船上出生的。抵臺後,他們一家白天跟著部隊移動,晚上則住在省立桃園農業職業學校裡。未幾,2個哥哥被徵召入伍,姊姊們也早早到工廠工作,她則跟著母親每天早起賣早餐,年紀尚小的她幫忙揉麵糰、蒸饅頭,然後到處叫賣。家裡大小事都由母親一肩扛起。她的婚事即母親決定的,將她嫁給一名外表乾淨,模樣老實、可靠的陸軍青年。婚後,二人聚少離多。有天她腹痛如絞,被送到診所,醫生一看,臉色大變,叫她們趕快到大醫院去,後來被診斷出是子宮外孕,整個腹腔都是血,好在她有軍人眷屬身分證,乃得順利手術,救回一命。她生第三個孩子時,她先生適駐守外地,於是請一位傳令幫忙告知消息,孩子出生時,傳令馬上告知這個身在軍營,心卻緊繫家中的無奈父親。身處貧困的年代,她和許多婦女一樣,都會做家庭代工,豈料,調皮搗蛋的二兒子卻因此意外碾碎手指,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方偲菘 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8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