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胡養清

2017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市八德區陸光里採訪、出版了《落地‧生根》一書,為胡養清等13位老兵留下歷史記錄。胡養清,江西人,民國38年(1949)跟著部隊來臺,在基隆上岸。當時軍隊的生活相當刻苦,他說住的是用茅草搭成的房屋,就連三餐也是問題,別說吃不飽,就是有得吃,往往是滿是蟲的饅頭配上粗食,豆腐是最奢侈的餐點。支撐他熬過那段刻苦歲月的是信念,政府宣傳的「一年準備,二年反攻……」是胡養清心中最堅強的支柱。只要想到遠在海峽彼端的家人,那重逢的想像與奪回家鄉的壯志,令他產生足以抵擋任何困境的堅強心志。民國53年(1964),他和胡阿黎小姐結婚。但是,因為當時仍處於兩岸關係緊張之際,他必須隨軍隊駐守外島,大多時間都待在金門或馬祖,久久才能回家一次,照顧家庭的重擔便落在他太太身上。由於當兵的錢不多,他太太須做些家庭代工才能勉強扶養3個子女。所以,他心中最感謝的是她,感激她獨自撐起一個家。 不擅表露情感,時常與家人久別的胡養清給子女的印象是謹慎的,雖然如此,終究會想彌補不能在子女身邊陪伴的遺憾,於是,每次回家,他都會給子女零用錢,對孩子來說,這或許是最直接表達父愛的方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方偲菘 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7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