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克讓

2016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市八德區陸光四村管理委員會採訪、出版了《英雄憶往:歸鄉》一書,為張克讓等17位老兵留下歷史記錄。 張克讓,出生於安徽宿州。他作夢都沒想到,幸福竟然在一場戰爭之後就化為烏有了。他因為家境清寒的關係,決定投身軍旅,未料,單純只是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換來的卻是長達四十年的分離。民國38年(1949),張克讓隨部隊撤退來臺,從此斷了與家人的音訊。他想家人,尤其是逢年過節時;在大陸的家人也幾乎在同一時刻思念他,由於不知他的生死、下落,只好於每個節日裡在餐桌上擺著一副碗筷,希望那天可以盼到他歸來的身影。民國77年(1988),張克讓終於踏上回鄉的道路,回到家,卻是父母親早已在幾年前接連過世的消息,只剩和他同樣白髮蒼蒼的弟妹,以及當年最疼愛他的嬸嬸還活著。他本想帶錢回去幫助親友,但他們說,只要他能夠經常回來就足夠了,一家團圓比什麼都來得寶貴。臺灣曾是他以為暫時的寄宿,卻變成他最後的歸屬,所以張克讓將自己回饋與臺灣社會。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方偲菘 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