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何磊明

2016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市八德區陸光四村管理委員會出版了《英雄憶往:歸鄉》一書,為何磊明等17位老兵留下歷史記錄。何磊明,民國18年(1929)生,來自湖南。他父親為國軍,曾奉命前往江西井崗山剿匪。後來因為須與父親一起扛起家計,於是依循父親的道路,加入國軍。國共之間的衝突爆發後,隨著戰況對中國國民黨漸趨不利,在上海受訓並參加保衛戰的他跟隨部隊撤退來臺,連父親的最後一面都還來不及見到。兩岸分治初期還可以互相通信時,他繼母為了替他辦身分證,寫了一封信到臺灣來向他要相片,何磊明也回寄了一張相片,沒想到這竟是未來38年最後一封家書,再無任何音訊。從此,對於家鄉的思念,他僅能看著一張張相片來熬過。 雖然如此,相較於大陸的親人,在臺灣的他生活堪稱順遂,何磊明在臺南認識了他太太,共組家庭。開放探親後,他意外地在尋人啟事上找到當年加入海軍,也隨著國軍來臺的堂弟,也因此開始和家人聯繫。民國77年(1988),何磊明帶著女兒回到近四十年不見的家鄉,親友沿路放鞭炮慶祝,只是,父親早已不在,當年還小的弟妹也已白髮蒼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方偲菘 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