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于連仲

2016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市八德區陸光四村管理委員會採訪、出版了《英雄憶往:歸鄉》一書,為于連仲等17位老兵留下歷史記錄。于連仲,父親是山東青島鐵路局的官員。十幾歲時,他在家裡的人要他成親時逃婚了,跟著學校到處遷徙,當時兵荒馬亂的,學校也跟著政府逃亡,回家的路早已淹沒在戰火中,他只能埋著頭跟著走。民國38年(1949)6月16日校慶那天,于連仲被帶過一個漫長的海峽,來到澎湖。他和5位同學在此生活了一陣子,雖然寄住的人家對他們非常照顧,可是思鄉的情緒日益強烈,他每天夜裡躲在被窩裡暗自掉淚,抱著無比的懊悔,自責「到底為什麼要賭氣?為什麼要離家......?」像瘋了一樣地想家的于連仲決定入伍,在軍中賣力地生活,直到婚後,生活才算找到重心。雖然如此,每到逢年過節仍讓他煎熬,加深他心中的鬱悶,只要一點小事就足以讓他情緒失控。 民國76年(1987)開放探親,于連仲將母親接來臺灣居住,母子團圓才了卻他橫跨四十年的悔恨。孰料,他母親對臺灣極度不適應,雖然夫妻倆盡心盡力孝順,母親仍每天哭鬧著要回鄉,乃至將糞便塗抹在牆上,最後只能忍痛將母親送回,就像落葉歸根般,3個月後,他母親就過世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方偲菘 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