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岡清真寺常務監事馬小詳:從異域到台灣,以忠貞之心死守眷村

龍岡清真寺常務監事馬小詳:從異域到台灣,以忠貞之心死守眷村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龍岡清真寺常務監事馬小詳:從異域到台灣,以忠貞之心死守眷村

民國95年(2006),桃園眷村在眷村改建的政策下幾乎悉遭拆除,有鑑於此,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即依「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進行中壢龍岡地區眷村調查,搶救文化記憶,並以之於民國98年(2009)編輯、出版了《一探桃園縣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一書,此文即為當時的記錄...... 出生於緬甸的馬小詳於民國43年(1954)隨父母來臺,落腳在平鎮忠貞新村,十分刻苦,所有的眷舍都是丁型的,所有人都在「臥室就是客廳」的狹小空間中生活。另外,忠貞新村的人口組成也和其他眷村不同,馬小詳說:「忠貞新村就像是個小型聯合國,緬甸人、雲南人、少數民族等,各式各樣都有,......充滿了異國風情。」不比一般眷村是以軍種來劃分。他回憶小時候,物資缺乏的忠貞新村,一天僅有一班車往返中壢,父親薪水微薄,只能省著過日子,母親在世時會用竹筍殼包上布當做鞋子給他穿,母親過世後,連鞋子都沒得穿了,留下來的只有從緬甸帶來的剪刀而已,其貧困由此可見。他說,從滇緬撤退來的父執輩都把這當做反攻的前哨戰,就有村民一輩子都沒有踏出村子一步,對忠貞新村至死不渝,可謂不勝唏噓。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1-9935-2:一探桃園縣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2009,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創作者
文字編輯:趙如璽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9/09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