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空間結構增生變化造形

眷村建築空間結構依需求增加不斷擴增,創造出類似有機體延伸連結,衍生出複雜組合的平面結構,展現獨特的眷村建築文化。馬祖新村目前保留下來的是近方形的區塊,參考歷史脈絡可發現是仿造美式建築,以悅心亭為中心,分四區依軍階向外擴展的房舍。圖中的識別形象規劃,造形結構參考馬祖新村的建築連結的平面結構而生,依據園區的有機體延伸俯瞰圖,類似迷宮般層層相扣,再隱藏豐富元素意象,例如將眷村隨處可見的樹木景觀、交錯的房屋排列於圖中,居民熟悉的紅色大門、灰色圍牆、藍綠色門面等等,皆成為設計宣傳的看板,或是茶會中所使用的紙杯。呈現記錄眷村生活環境氛圍,過去的日常事物,整體標誌識別隱藏許多相關密碼,而線式的懷舊與現代手法像迷宮及傳統窗花,表達眷村文化傳統內涵,更創作傳統與現代的人文對話。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9789560434033:中壢馬祖新村文創潮間帶〈2014,桃園市文化局〉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張道本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4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