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園眷村尋味旅:馬祖新村的記憶之味

大圓桌吃飯之於華人,那象徵著完滿、圓融的意象,勾勒著一家人團聚的模樣。眷村菜始於民國34至49年(1945-1960)前後,隨著國軍撤來臺灣,其吃食文化也隨之而來,直到民國64年(1975),臺灣飲食風貌都可以分屬在眷村菜的脈絡裡。桃園為全臺眷村的密集地,中壢馬祖新村又屬組成型態最為豐富多元且保存完整的社區,乃邀請馬祖新村原眷戶重現馬祖新村逢年過節必舉辦的「一家一菜」年節菜式分享活動,尋味各家媽媽拿手好菜,喚起久違的家鄉味道,並一窺當時眷村的生活趣味。「一家一菜」也準備了數個眷村大餅,讓參加「一家一菜」的眷二代、眷三代體驗眷村分享的快樂,認識當年的好味道。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9789560434033:中壢馬祖新村文創潮間帶〈2014,桃園市文化局〉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賀雨薇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4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