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羅惠青《戀戀眷村情》懷念的舌尖美味1

這是大溪慈祥二村原眷戶羅惠青的手作書《戀戀眷村情》懷念的舌尖美味篇的其中一頁。民國106年(2017),僑愛社區發展協會開設「戀戀眷村情」課程,教導僑愛新村國宅社區居民書寫自己的故事,並於8月31日成果分享,《戀戀眷村情》就是她的成果。在這頁,羅惠青說,由於眷村菜是自「各個省份來的,口味眾多,過年過節時就紛紛出來,如臘肉、香腸、魚,作法不同,口味不同。」至於各家不同口味的由來,或「從老家帶出來的,或自創及改良的,時空的改變造就各式各樣的家鄉味。」回憶眷村的私房菜,有貓耳朵、水餃、蔥油餅、包子、粽子、炒米粉、炒麵,以及東坡肉、涼拌干絲、魚香茄子、紅燒獅子頭、珍珠丸子。她說最讓她懷念的是「媽媽的味道」,因為「媽媽的味道」正是眷村私房菜的基底。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戀戀眷村情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羅惠青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1/17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