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嘉慶17)年,委辦知府楊廷理設置仰山書院,設於文昌宮左,即文昌宮的東側,置院長一人,是宜蘭最早的官辦學校。仰山書院的取名,主要是楊廷理崇仰宋代理學大師楊龜山,也有人說是仰望龜山島的意思。舊曆每月 16 日固定由山長(類似校長)舉辦月考,2 日則由通判(類似縣長)舉辦月考,評選學生詩文的優劣,從生員優等者中挑選三名,各給予賞銀二圓;再從童生中選拔十名,給予賞銀五圓五十錢,獎學金是以書院稅來支應,藉此鼓舞宜蘭讀書的風氣。 宜蘭的進士楊士芳也曾擔任仰山書院山長,主持教育工作多年。在清治時期,宜蘭共出了二十多位舉人、八十幾位秀才,主要都是仰山出身的。對於宜蘭的讀書風氣,沈葆楨曾經讚譽「淡蘭文風冠全臺」。仰山書院有副對聯:「仰不愧,俯不怍,是君子存心當求如是山;可移,海可填,大丈夫有志何患難成。」,從這幅對聯可以看出仰山書院對於讀書人志向的期待。 仰山書院在日治時期,曾經被日本軍方強奪借用,戰後六○年代受到歐珀風災侵襲而屋傾倒塌,再加上附近違章建築漸進式的任意侵占,使得建築屋舍與整體格局已經解體,不見全貌,現在只剩下遺址與斷垣殘壁而已。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