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縣文化局以口述歷史的方法記錄了鄭文闊等60位榮民英雄的故事,收錄在《眷村六十榮耀再現:向國軍英雄致敬!》一書中。當時住在八德陸光四村的鄭文闊,民國19年(1930)生。他於民國36年(1947)加入青年軍,翌年來臺;民國38年(1949),考上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第17期。民國41年(1952),調任第75軍第46師砲營第1連觀測官,並隨部至大陳島。鄭文闊說,在大陳生活困苦,戰事更是危急,「記得當時高射砲的碎皮掉下來,將我頭上戴著的鋼盔打出一條裂痕。」民國43年(1954),共軍以高度密集、全面轟炸壓制大陳島,當時在營掩蔽部口的他看到其中一架正衝著他們過來,「我馬上橫向跑開,約五十公尺遠臥倒,結果整個掩體內的人都慘烈犧牲,只剩我一人往山頭跑,最後躲在一塊大石下藏身。目睹一整天的戰爭實況,我心想,如果運氣好就活下去,反之,這裡就是終點了。」他說,撤退回臺前,大家都上船後,砲兵指揮官想到彈藥庫裡面有一千多發迫擊砲彈,命他帶人去銷毀。鄭文闊帶領12個兵拆下草房的草,蓋住庫房,潑上汽油,再挖一道十幾公尺長的溝道設置引火,點上火,直到聽見砲彈爆炸後才趕回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