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軍旅生涯與眷村服務經驗談:常兆祥

2009桃園眷村文化節,桃園縣文化局以口述歷史的方法記錄了常兆祥等60位榮民英雄的故事,收錄在《眷村六十榮耀再現:向國軍英雄致敬!》一書中。當時住在八德陸光四村的常兆祥,民國27年(1938)生,山西榆次人。9歲時即來臺定居的他於高三畢業前即考取空軍軍官學校,惟視力不佳,不適合飛行,於是改讀政工幹部學校政治系。他在國防部軍眷業務處理處服務時協助臺北市成功新村改建,對此,他說:「原先眷戶習慣住平房,並不支持改建,經過宣導與協商,住戶百分之八十五同意後,終於把竹籬笆改建成大廈,改變了眷村的風貌。」為眷村改建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個案。之後擔任警備總司令部電影隊隊長兼白雪藝工隊隊長,負責審核影片,常兆祥曾在一天之內看10部電影;由於四處巡演,常常幾個月都無法回家,為了跟桃園的家人聯絡,在電話尚不普及的狀況下,花費一萬六千元裝置。他說:「那支電話,是描述軍人無法經常回家的苦衷與景象的最佳印證。」民國80年(1991),他以上校退役。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眷村六十榮耀再現:向國軍英雄致敬!
  • 撰寫者
    黃儒柏-陳錦昌
  • 創作者
    訪談人:辛明芳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2/1/09
  • ISBN
    ISBN:978-986-02-1282-2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 尺寸
    3.8*4.55
  • 材質
    電子檔
  • 時間分期
    民國時期
  • 版本
    2009年12月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