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憲光二村自治會

憲光二村唯一有較大型的聚會空間是位於44-45號的「自治委員會」,主要扮演著上級與村民交流的橋樑,包括村民間的糾紛,環美化及衛生清潔和檢查,或道路填補等等。自治會長就是一般所說的「村長」。眷村在政府行政中一直具有雙重地位。就地方政府體系而言,是地方自治所管轄的村里單位,所以有里長、鄰長、村里民大會的設置;但就軍政體系而言,則是軍政體系所配屬之眷村管理基本單位,以軍種列管單位為上級機關,設有自治會,有會長、委員等若干人,所以眷村的行政單位有雙重性。眷村除了眷舍的分配、管理、修繕、維護公共設施與眷村行政由軍方負責之外,其他一般公共設施、環境、衛生等督導則由地方政府與軍方共同管理。一般而言,眷村是以軍方管理為主,地方政府管理為輔的行政單位。眷村裡屋舍修繕問題(例如漏水)屬於軍方管轄,而公共設施,例如:路燈則為鄉公所負責。依據最後一任會長龔華成先生回憶,憲光歷任自治會的會長有盧世長、張太勝、黃義之、周尚興(三屆)、陳萬榮,龔華成等。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梁銘剛,《憲光二村 昨日今時》,桃園:桃園市文化局,2018。
  • 撰寫者
    黃儒柏
  • 創作者
    梁銘剛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1/0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民國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