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守護天使

民國45年(1956),聯合勤務總司令部開辦軍眷診療所業務,在各大眷村設立聯勤軍眷診療所52所就地診療,照顧軍眷健康,至翌年(1957),已成立百餘所。聯勤軍眷診療所編制依眷村戶數分甲、乙、丙三種,甲種診療所編制最大,包含主任1人、醫師2人,以及藥劑員、護士、衛生員各1人,乙種診療所較甲種少1位醫師,至於丙種和醫療巡迴車則至偏遠、分散眷村進行定期巡迴醫療;醫護人員由軍醫體系支援。憑眷補證就診,不過只提供較輕微的症狀醫治,如感冒、腸胃炎或簡易傷口包紮,以及打預防針、宣導節育和舉辦環境整潔比賽。一般民眾也可以來看病,在還沒有健保的年代,聯勤軍眷診療所收費遠較一般診所便宜,可說是守護軍眷健康和公共衛生的天使,但是,隨著眷村整體環境變遷和臺灣醫療環境提升,民國86年(1997),廢止聯勤軍眷診療所;民國90年(2001)6月15日,全臺同步撤除。本照片拍攝於民國65年(1976) ,在大溪僑愛新村的聯勤第十八軍眷診療所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僑愛新村提供
  • 撰寫者
    黃儒柏
  • 創作者
    軍眷診療所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76/01/0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